【导言】郭大应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党和国家的资助及乡亲们帮助下完成了大学学业。他心怀一颗感恩的心,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中吃苦耐劳,生活中节俭朴素,不为名不为利,长期工作在艰苦的科研生产第一线,赢得了大家好评。退休前,郭大应同志是一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民主党派人士,退休后,他仍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凭借坚强的党性思想和奋发有力的工作作风,退休后被发展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那朴素的感恩思想已升华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他坚守着崇高理想信念,牢记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同爱人一起,夫唱妇随,退而不休,继续奔波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夏夜的池塘蛙声一片,夜深了,看不清池塘中的荷花。韩堂村也已看不清轮廓,只有村委会里那点黄色的灯光显得格外的明亮。郭大应还在伏案写着笔记,刚到韩堂村调研扶贫工作不久,村情、村貌都是他关注的重点,接近凌晨才和衣睡下。
天蒙蒙亮,村子还没有醒,不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他听到了,缓缓睁开了眼睛。上次来韩堂村时他也是这样醒的,只是这次身边再没有老伴熊清瑞的陪伴。老伴已离开人世三个多月了,他似乎还没有适应。“想她的时候,只能在心里默默鼓劲,继续去完成我们两人的志向”。这个志向,郭大应和熊清瑞已经坚持了快60年。
“向雷锋同志学习”
76年前,郭大应出生在四川省安家沟村,距那儿不到二十公里就是四川第一个省级红色政权诞生地——蓬溪县。少时,他家境贫苦,一家六口挤在三间茅草屋,租地耕种勉强糊口。两岁时,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的全部财产,连他也差点丧命。因为贫困,家中几乎无钱供他读书,是共产党的工作队鼓励他上的学。亲朋看他家不容易,时常给予帮助,而年少的他也非常懂事,每每考试总是取得优秀的成绩。为了尽快帮助家庭解决困难,初中后郭大应想要直接报考中专技校,可党员班主任老师看重他的品质,将全校唯一保送高中的名额给了他。火灾、贫困不仅没有将他打倒,反而成为他坚韧意志的滋养地。1962年,郭大应进入西南农学院学习,他记着班主任给予的读书机会、记着从小到大学校给的奖学金、记着大学系领导送给他的中山装,心中充满了感动,“党对我的资助、培养和关怀无微不至,甚至胜过了我的父母”。
在年少的经历中,郭大应看到了共产党干部和群众的紧密相连,懂得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退休后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入党申请书中他这样总结,“没有共产党的哺育培养,就没有我个人的美好前程”。感恩的种子已在少年郭大应的心田生根发芽,在今后的一生,郭大应将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它成长。怎样把感动之心化为行动之力,郭大应有自己的思考,“年轻时我就立志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一辈子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坚持做好每件事,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去帮助比我们更加困难的人”。
他们做到了。
2005年,为印尼海啸灾民救助捐资1000元;
2008年,为汶川地震捐资1200元;
2015年,为四川农村患癫痫病4岁女孩捐资1.5万元;
2018年,为灌溉所职工患白血病女儿捐款1万元;
……
一桩桩一件件,郭大应夫妇累计捐出的帮扶款已达六万多元,而具体捐赠详情他却早已记不清楚。2019年3月,熊清瑞因病救助无效离开了人世,之后,同事帮忙一起整理遗物,发现她缺少很多常人常穿的衣物,没有羊毛衫,没有呢大衣,仔细询问下发现郭大应也没有,身上的汗衫、裤子不仅是别人送的旧物而且已经穿了好几年。郭大应夫妇始终坚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在别人眼中二老一直以朴素的农民形象示人,从未穿过华丽的衣物、吃过名贵的餐食。名利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捐助别人却从未犹豫。多年来,他们把积攒起来的钱用于回报社会、扶贫帮困、生产救灾,仅支持农村建设的捐助就多达30多万元。
尽己所能 发展农业科技
在少年的郭大应眼中,新中国虽已成立,但基础薄弱,距离发达国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年少的经历让他不时拷问自我,“怎样才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上大学后,出生于农村的他迫切想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刚从事农田土壤研究时,郭大应更多地是想要学习各种农业技术,学习更具有现代化的农业手段,学成后回到农村去回报家乡父老。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来越觉得农村的积贫落后、国家农业的发展不足都是农业科技发展不足导致的的结果,而科技的发展才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本手段。
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20世纪70年代,郭大应夫妇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开始系统性地进行农田水利的专业研究工作。郭大应如饥似渴的学习国内外的各种科技知识,也让他对发展农业科技的信念更加地坚定。他们长期坚持在基层试验基地洪门站工作22年,在艰苦恶劣的工作生活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有关试验研究等各项工作任务。
郭大应的同事说“他经常拿着国外进口的灌溉设备在实验室钻研,有时还自己尝试模仿、创新。”他研制的土壤溶液提取器,作为土壤溶液质检测取样手段其关键性能优于国外产品;自行研制加工安装的地中渗透仪水盐动态观测仪器由于精度高,成功解决了困扰相关领域多年的观测数据受干扰失真难题;研制的恒负压差自动灌溉装置,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
即使是在退休后,郭大应依然运用他多年来从事利用渗透仪研究土壤水分状况所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为科研提供服务。他先后恢复改进了洪门基地渗透仪设备,保证了科研正常运行;为灌溉所四个研究室加工了500套分体式负压计、300套土壤溶液提取装置和100套马氏瓶装置及负压供水器;研制的分体式真空负压计,获得专利收益10万元;同时还为河南省农科院黄河研究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工制作并安装观测水设备。郭大应的工作为灌溉所和兄弟院所的科研提供了有力地支撑,已成为相关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技能人才。
“扶贫,是我后半生的事业”
2003年郭大应退休了,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心中仍然关怀着家乡贫困的父老乡亲,长期和老伴在四川农村奔波着。很多人不理解:已经退休,又有工资,别人都是游山玩水,他为何非要继续这样做。面对这种声音郭大应的回答是:“我作为退休党员,身边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要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坚持不懈地做好身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我们面对党旗宣过誓的,要赋予行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党的解困救命之恩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一息尚存,当加倍努力奋斗!”
自2006年以来,他经常自费回到四川,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辞辛劳的进行着帮助家乡、奉献“三农”的工作,每次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他出资4万余元购买清淤设备,帮助四川安家沟村、三关村等进行水利设施清淤;了解到家乡修建村级水泥公路资金不足,他毫不犹豫捐款1万元;同时他还积极帮助村委会化解基层矛盾;村里的幼儿园开学了,他准备了书包、书本等礼物给孩子们送了过去……
为使家乡父老尽快脱贫致富,郭大应付出了艰辛劳动。他亲自动员一名大学生回乡创业当了村官,并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村里部分土地的流转,还建起了农机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为使合作社正常运转,郭大应出资20万元作为周转金。目前,这名大学生村官已安下心、扎下根,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得到省、市、县的表奖,四次参加中组部和农业部举办的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郭大应还看重文化扶贫,在他的倡导和资助下村里成立了文工团,定时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向上的文艺活动占领了农村的文化阵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郭大应为家乡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
今年7月,郭大应主动请缨继续到灌溉所对口扶贫村新乡市封丘县韩堂村开展扶贫调研,这次他一待就是5天。他跟驻村工作队一起走访贫困户、调研产业基地,经过考察和思考他提出了“养殖野兔助力产业扶贫”的方案,得到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高度重视。其实早在2017年,郭大应夫妇就到过韩堂村,那次,他们拿出2万元支持韩堂村的文化扶贫工作,同年,郭大应夫妇获得封丘县陈桥镇扶贫办“扶贫模范”称号。当时灌溉所驻村工作队队长韩堂村第一书记刘平同志将其中一部分扶贫款用于韩堂村的卫生治理工作,购买了清扫垃圾的三轮车和垃圾桶。如今,韩堂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卫生村”。
诗人惠特曼有句名言:“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在郭大应的眼里,扶贫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坦然面对夫人离世的精神支柱,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追求,是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长久事业。
郭大应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人生信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价值追求,退休以后依然积极学习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把共产党人的大爱情怀无私奉献给了困难群众,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朴素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