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全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边是气候危机、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让国家粮食增产进入瓶颈期,全神投入科普论坛听讲的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张铭阳陷入了思索,但没过多久,他就被高水效农业的讲解吸引,不禁轻轻点头,露出了微笑。
3月24日,在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节水大使康绍忠在河南新乡为近500名大中小学生上了一堂题为“藏粮于水 藏水于技”的科普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农业节水知识,探索粮食安全背后的‘节水密码’”。康绍忠在讲台上向学生们动情地说。台下,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讲座中,康绍忠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娓娓道来,从国内外粮食生产现状与危机出发,结合我国农业水资源分布情况,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水土不适配,‘水少’比‘地少’更为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为应对新挑战,关键是要坚持藏粮于水,夯实国家食物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坚持藏水于技,促进高水效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高水效农业是破解农业用水短缺与食物安全和其他农产品持续稳产高产矛盾的关键。”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康绍忠有自己的见解,“真实情况、案例与科研故事,能够让学生们共情农业生产不易,汲取知识、激发兴趣。”他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讲起,运用图片、数据、试验和模型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高水效农业的内涵、实施路径与意义,“不浪费一滴水,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农产品是高水效农业的美好愿景。”他将自己对粮食安全的深入思考贯穿讲座始终,“要降低食物生产的净耗水和灌溉用水,走技术进步替代灌溉用水增加之路”。一段段精彩讲述、一个个生动示例让高水效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清晰易懂、深入人心。
讲座激发起现场学生探索农业科技的兴趣,“可否利用海水资源进行灌溉?”“有没有更先进生物科学技术能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思考,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大家既好奇又兴奋。张铭阳也举了手,“西北地区比较干旱,如何做到藏粮于水和藏水于技?”面对学生的问题,康绍忠一一耐心解答。他还分享讲述了自己坚守科研一线和参与科普工作的经历,呼吁学生们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要打好知识根基、培养创新思维、厚植高质量发展理念,更加有力地参与到科技强国建设中去。院士的话语掷地有声,学生们凝神听讲,大开眼界。
此次讲座是“科普中原讲坛”系列活动之一,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主办,河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乡市科学技术协会、央广网河南分网承办。
“讲座传播农业节水与粮食安全知识,培养公众节水意识,呼应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教育学生懂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取得了良好成效。”灌溉所副所长王景雷说。
活动现场学生来自灌溉所,河师大附中、附小,新乡市新中大道小学等单位。活动同步线上直播,吸引超70万人次观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