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巡田的多光谱无人机,到田间作业的大型喷灌设备,再到深入地下数米的各类传感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的试验田中,各种“黑科技”设备为测试农作物需水情况专门打造,全程监控作物生长的用水需水情况,助力农田精准灌溉和高效节约用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基地内,绿油油的麦田上,大型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正在进行灌溉作业。这台改造后的喷灌机可基于北斗导航精准定位,实时计算跟随喷洒面积,精准识别田块边界,实现方块地灌溉全覆盖和精准变量灌溉,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在实施灌溉作业中,科研人员利用无人机多光谱、热红外等技术,自动生成大田灌溉处方图,大型喷灌设备依据灌溉处方图进行水肥精准灌溉。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的地中渗透仪试验区,地下2米到8米的深处,埋设有水分、水位、温度、盐分等高精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每分钟采集一次数据,为研究水、肥、药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提供数据支撑。
科研人员建立起田间试验网,在这里测试出农作物在各个阶段、各种环境下的需水情况,各类“黑科技”设备为测试农作物需水情况专门打造,为农业高效节约用水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所长王景雷对记者说,“通过水资源理论的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制,以及节水模式的推广,来提升我们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我们农业的高产稳产和绿色发展。”
记者:姜亮、尚昆仑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