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科院灌溉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糯玉米拔节期淹涝会阻碍光合产物来源、积累和运输的过程,主要导致穗粒数降低进而减产,且此时期涝渍胁迫阈值出现在第4至6天。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Plants》)上。
糯玉米拔节期发生的淹涝常会导致减产,了解相应生理机制有助于制定抗涝策略。
科研人员对比糯玉米在拔节期不同淹涝时长下的生理生长指标,重点分析光合产物来源、积累和运输的过程发现,淹涝超过四天时,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物含量上涨减弱光合作用酶活性阻碍光合产物的合成,从而降低干物质累积,不利于植株穗重增加。且光合产物降低也影响雌穗前期发育,导致潜在穗粒数降低,进而降低最终穗粒数造成减产。淹涝超过六天时,植株茎秆表皮细胞发生不规则生长,茎秆维管束畸变发育、茎秆强度减弱,玉米易发生倒伏,阻碍后期光合产物等营养物质运输,产量受损严重。研究结果显示,淹涝4到10天穗粒数减少6.7 至15.5%,最终产量减少9.9至20.2%。研究为糯玉米抗涝稳产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该研究得到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和创新工程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plants1217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