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大豆生长关键期,河南部分地区遭遇高温干旱。8月下旬,灌溉所专家与中国农科院大豆产业专家团组建联合指导工作队,赴新乡、许昌、永城、商丘等大豆主产区开展科技抗旱工作。
入夏以来,河南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部分县市连续15天无有效降雨,土壤墒情持续下滑。大豆进入盛花至盛荚期后,对水分需求激增,高温干旱不仅导致大豆花粉活性下降、授粉成功率降低,更引发部分地块出现落花落荚、植株萎蔫等问题。
此次工作队由大豆栽培、节水灌溉、植物保护等领域专家组成,通过田间调研、技术指导和现场培训,为农户提供科学灌溉方案。
调研显示,新乡、永城、商丘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的大豆长势稳健,预计单产持平或略增,许昌部分地块受旱情影响,大豆长势较差。根据调研情况,工作队提出三项科学灌溉建议,一是采用喷灌、滴灌节水技术,选择清晨或傍晚浇水,保持根系层土壤湿润。二是加强虫情监测,每周调查2次,及时防治飞虱、蚜虫。三是喷施磷酸二氢钾与芸苔素内酯混合液,增强抗旱能力。
专家表示,将持续跟踪旱情变化,确保科技服务贯穿生产全过程,助力大豆稳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