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研究发现,在新疆盐碱地土壤中施用能源类土壤改良剂,尤其是生物炭可优化土壤微生物类群结构,进而改善土壤盐碱环境、提高作物抗盐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图谱(Microbiology Spectrum)》上。
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盐碱地面积较广,改良盐碱地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施用土壤改良剂可不同程度改善土壤盐碱环境,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该研究发现,土壤改良剂主要靠改变土壤微生物类群结构发生作用,相较于非能源类土壤改良剂,能源类土壤改良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土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其中生物炭作用尤其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生物炭作为能源输入土壤生态系统后,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随机性选择,降低盐分对土壤细菌群落主导性影响,使土壤生态系统更适合多种细菌类群定殖。此外,能源类土壤改良剂能够显著提高涉及土壤碳氮循环相关的细菌类群丰度,该类细菌通常都是参与作物营养吸收过程的重要细菌类群,对提高作物自身抗盐性和生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为新疆盐碱地改良和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单文晴)
院网链接:https://www.caas.cn/xwzx/kyjz/32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