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15日,农业部科技司委托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河南省郑州市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淮海高产农田作物需水及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203077)进行了验收。
项目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首席专家段爱旺研究员以及各任务负责人的汇报,审查了项目相关资料,并就项目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经费使用、财务审计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其中,业务验收专家组经过专业提问以及休会讨论,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了任务书约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形成了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大面积集成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财务验收专家组对经费使用状况进行全面审查,认为项目主持单位和协作单位均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合同任务约定及《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管理和使用经费。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于2011年底批准立项,执行期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为主持单位,协作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等区域内长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优势单位。
针对黄淮海地区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不断恶化,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的实际生产状况,在首席专家段爱旺研究员的组织协调下,该项目围绕高产农田作物需水及高效用水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关键问题展开协同攻关。项目实施5年来,经过项目组成员的辛勤努力和通力合作,研究开发了数字化高产农田作物需水电子图集、基于墒情监测的灌溉预报系统、节水技术数据库与节水工程设计服务系统、应急抗旱技术与设备、农田高效用水远程技术服务系统、区域水资源转化模拟与承载力评价系统等6项关键技术和集成系统,形成了海河流域严重缺水井灌区、沿黄典型井渠结合灌区、沿淮旱涝并发地区作物高产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3类7套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黄淮海典型区域建立核心技术示范区6个,总面积3.63万亩,辐射推广面积68.9万亩,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项目实施期间总计发表学术论文252篇,其中SCI收录48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软件著作权12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12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2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7次,培训农技人员及农民1.16万人次。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领导主持验收会议
项目首席段爱旺研究员汇报项目执行情况
专家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