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怎么监测农田?哪种灌溉方式最高效?作物丰产的水肥“密码”是什么? 5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举办第三届农科开放日,围绕节水灌溉技术、土壤科学、作物科学等内容开展了科普解读、现场参观与农科实验等活动。活动邀请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两百余名中学生走进实验室、实验田,领略农业丰收背后的科技力量。
试验田旁,几种无人机引起了一群学生的讨论,讲解员耐心为同学们讲解无人机的种类及飞行原理,详细介绍无人机在农田信息监测领域的应用及相关的遥感技术,并现场演示无人机操作方式与飞行情况。学生们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通量观测塔前,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一观看不同塔层搭载的各种设备,了解它们在检测空气温湿度、净辐射量、降雨量、土壤温湿度等气象数据上发挥的作用。
智能温室、蒸渗仪内也人头攒动,学生们一边惊讶于科技带来的视觉震撼,一边了解温室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控作用和作物生长过程中蒸腾蒸发量、耗水量等参数的精准检测方法。
当了解了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时,学生们对作物不同的灌溉、施肥方式产生的差异来了兴趣,安静聆听讲解员介绍我国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采取的不同灌溉方式,认真观察农田中的大型平移式喷灌机、滴灌带、水肥一体化灌溉机器等设备,不时拿出纸笔记下所学所思。
动手操作是最让学生们兴奋的环节,在讲解员的指引下,他们学习测糖仪的操作方法并测定了不同水果的糖分,此外还亲手在小花盆中种下了花生种子,准备带回家去长期观测植物不同时期的生长形态。
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大开眼界,了解了很多课本之外的科技知识,激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