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注销一家三代人在北京的户口、把什刹海30间房屋捐给国家的那一刻,他就笃定把根扎在了中原。
他的名字并不为普通大众所知晓,但在我国农业战线却格外响亮。他叫贾大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以下简称灌溉所)原所长,我国节水农业的开拓者。
初秋的新乡,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农科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多个单位的院士、领导、专家,以及贾大林的亲属、生前同事等齐聚我市,共同研讨贾大林学术思想,传承弘扬其爱国、创新、奉献、协同的崇高精神品质。
上世纪60年代初,青年贾大林从莫斯科攻读研究生回国后不久,便一头扎进中原大地,治理黄河下游的盐碱地。
1963年,灌溉所从北京迁至新乡。两年后,为方便工作,贾大林带着父亲、妻子和4个孩子把家安在了我市,临行前把北京什刹海附近的四合院(30间房屋)捐献给了国家。
“父亲留苏几年,回国后又在黄河岸边搞水利调查,一走就是几个月,我的名字‘河’就是因黄河而来。”贾大林的儿子贾河回忆说,“一天放学回家,见到一个胖胖的‘陌生人’,才知道是父亲回来了。”
在艰苦环境中白手起家开创新的科研事业,上班不分昼夜,没有星期天,常年奔波在农村一线,贾大林在河南工作30多年,在新乡就有26年。26年时光,比他生命的四分之一还要长。
从渤海湾到黄河岸边,昔日的每一片盐碱地,都留下了贾大林的足迹。无论是豫东民权,还是豫北封丘,每到一个地方,他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提出“排、灌、平、肥”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凝练出了“治水、改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良种良法”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上世纪80年代,针对我国北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他率先提出节水农业的具体概念和技术体系概念图,形成了“农水结合、分区治理、博采众长、注重实践、集成体系”的思想,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993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我国农业领域的第一个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界的“两弹一星”。为做好该项目,在10余年时间里,贾大林组织200多个单位、1000多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建立了12个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战线开展大规模区域协同创新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宝贵借鉴。石元春院士和贾大林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荣誉是大家的,我只是一个代表。”面对“国字号”荣誉,贾大林轻描淡写地说。
比贾大林年轻40岁的康绍忠院士,硕士研究生期间攻读的是农田灌溉专业,他从贾大林的节水农业科研成果中汲取了很多“养分”。“‘水缺’比‘地少’更严重。”在研讨会上,康绍忠院士提出,要藏粮于水,夯实国家食物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要藏水于技,促进高水效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奔波在农村一线,忙碌于农业科研,贾大林很少顾及家庭。1976年夏天,贾大林的一个孩子因光着膀子在棉花地里打农药而中毒,不得不住进医院。那时正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治理的关键时刻,贾大林抽身到医院看孩子,就在医生查房的十几分钟时间里,他还掏出随身携带的早已磨破的小本本,在上面写写画画,那是在农村一线总结的各种数据、文字、规划,以及灵感闪现的奇思妙想。
岁月褪去铅华,一碗酸汤面的故事至今还流传在中原大地。“农民自己饿着肚子,把招待贵宾的酸汤面拿给我们,我们只有把科研工作做好,才能对得起农民的信任。”生前,贾大林经常把自己经历的这件事情讲给年轻人听。这也许是他在基层的快乐收获吧。
现在,可以告慰贾大林的是,昔日“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新乡盐碱地早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我市还建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原农谷;省政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即将绽放;灌溉所这个“国家队”与我市深度合作,结出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累累硕果;我市已累计建成586万亩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最高达907.02公斤,打破了全国冬小麦记录......
毕生情、满腔血,孺子牛、勤耕耘,择一事、终一生。斯人已去,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