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称:农业部商丘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3、站长:王和洲(研究员)
4、学术委员会主任:段爱旺(研究员)
5、研究方向
农业部商丘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以下简称商丘实验站)重点研究方向包括:①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产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②农业生产综合防御涝渍盐碱灾害技术模式和农业减损技术体系;③粮食核心区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及利用技术、氮磷污染防控技术研发及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集成; = 4 /* GB3 ④灌溉水质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和作物产量品质的机理与灌溉水质评价; = 5 /* GB3 ⑤作物互作效应对作物需水需肥过程的调控与生物节水技术。
6、科研条件
(1)固定人员
商丘实验站现有固定人员31名, 其中科研骨干岗位人员21名、技术支撑岗位人员7名、管理岗位人员3名。科研骨干是80%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的主要完成者和参加人。
(2)科研项目
“十二五”期间,商丘实验站主要承担“863”计划“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智能控制灌溉技术”和“水分农艺调控集成和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田间涝渍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及应急除涝关键技术研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刺槐无性系人工林灌溉技术研究”和“较为通用的灌区水资源转化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调亏灌溉与营养调节对专用型小麦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和“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SPAC系统水热传输机制与模拟”以及其它省部级课题13项。课题总经费1200余万元。
(3)仪器设备
商丘实验站科研用房面积1100m2,分设样品预处理实验室、样品保藏室、生化分析实验室等,配置观测与分析仪器设备20余台(套),价值300多万元。主要有:DAVIS自动气象站、根系生态监测系统、多参数水质监测仪、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酶标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4)实验条件
商丘实验站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初具规模,设有1个综合观测场和2个辅助观测场,5个站区调查点,已经积累了大量连续监测数据。基础设施完备,试验土地45000m2,普通水分测坑2组20个,涝渍控制试验设施2组96个测桶。试验田具备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和田间道路工程,配套机井2眼和泵房1座;另有中小型农机具5台(套)及晒场、库房、冷库、样品保藏室等完善设施。
7、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来,以商丘实验站为依托的各项科研成果奖励共3项,其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节水科技奖励二等奖1项。共发表论文 12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EI论文7篇;编写论著 3部。获得专利授权 2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7项。获软件著作权授权 4项。
“十二五”期间,商丘实验站完成了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主要作物节水生产布局规划与区划,编制了区域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GIS信息图,利用自主开发的《主要作物节水生产区划与干旱预警及应变防控系统》软件,在商丘地区推广试用。结合实验站30年来的气象和作物生长数据,计算区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业生产系统作物耗水规律,同时整合台站相关实时监控信息资源,预测旬干旱信息,指导商丘地区600万亩小麦、玉米生产,特别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和玉米“拔节-抽雄期”为地方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提供干旱预警与对策,拓展灌水时序,消减用水峰值,实现了“缺水年不减产”目标,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8、技术流程图
农业部商丘农业环境科学观测站技术流程框图
9、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笑培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宏力大道(东)380号
电话(传真):0373-3393401
Email:xiaopeihb@163.com